我们要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果断应对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一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加强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可以在公交地铁上,进行标语宣传;在户外的LED显示屏投放宣传片,尤其在学校课本教材中,加大对英雄人物的学习篇幅,加强人们尤其是下一代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在社会上形成崇尚英雄人物之风。二要明确媒体平台的责任,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尤其是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任何言论的发表,要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审核,不是一味的追求阅读量,获取利益,更多的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三要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与监管,对于有损英雄人物形象的行为、有损民族精神的行为要加强监管,不能做事不问,要依法进行处罚,增强其发表者的言论成本,减少此类现象的再发生。
即刻公考解析二: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抑制不住的激动油然而生,那是对于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一份敬仰,那是对英雄人物舍己为人的一份敬爱。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各类抹黑革命先烈、诋毁英雄人物的言论和行为频频出现在网络上、新闻中,我认为这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一,损毁名誉。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都是用自己的血和汗水为我们铸造了美好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内战争时期、在一次次的世界大战之中,他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才开创了新中国,更是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构建起改革开放的美好蓝图,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恶意地抹黑革命先烈、诋毁英雄人物是对于他们的名誉的损毁,是对先辈们辛苦奋斗的漠视。
第二,不良诱导。曾经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是当代人的学习榜样,董存瑞舍生取义炸碉堡、雷锋甘于奉献好战士,无数的案例引导着青年人向善进步,但是随意地抹黑和诋毁,借助于网络的传播,让身心尚未健全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误解,不仅不能向着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学习,更会学着嘲笑讽刺漠视优秀革命先辈,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形成产生不良诱导。
第三,破坏风气。革命先辈们代表的是优秀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舍生取义、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各类抹黑革命先烈和诋毁英雄人物的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恶性示范,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违背,不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
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抹黑诋毁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宣传不足,认识不清。当前对于很多的英雄人物以及革命烈士缺乏必要的宣传,导致很多的公民并不能够认识清楚每一位革命烈士的贡献、英雄人物的不易,并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优秀先辈们曾经的付出,所以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
第二,新兴媒体,肆意言论。互联网时代下,每个人都有了可以发声的机会,透过电脑屏幕,一根小小的网线就可以勾连世界各地,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导致很多人在网上随意发布不经核实的信息和言论,甚至为了搏版面、博知名度恶意进行中伤、抹黑、诋毁或者讽刺英雄人物。
第三,监管不严,惩罚不足。对于发布抹黑诋毁中伤言论的人员难以进行锁定和抓捕,而且没有相应的利益主体进行维权,导致对于革命先烈以及英雄人物的保护处于空白地带,就算抹黑诋毁中伤,也不会面临相应的处罚,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类言语暴力以及行为侮辱。
想要彻底杜绝此类现象,让优秀先辈们的精神光芒持续闪耀,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宣传,充分认识。通过电视、广播、以及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地段的LED显示屏播放优秀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并利用两微一端进行内容推送,可以通过拍摄优秀人物影视剧等方式加深人们的认识,从根源上有效减少抹黑诋毁现象。
第二,引入科技,媒体自律。新型媒体平台需要加大对于新闻信息的审核力度,对于网友的评论中带有敏感字眼,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及时筛选,从而保证网络环境的清明与和谐,做到恶意言论被屏蔽、网络暴力零死角。
第三,加大监管,严肃处理。强化网络警察职责,加强对于相关言论暴力、行为侮辱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对于肆意发布抹黑诋毁言论的个人及媒体单位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倒逼抹黑诋毁英雄人物的行为有效减少。
我相信邪不胜正,曾经的革命先辈一定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没,相反会在不断地洗涤和沉淀之下散发出愈发亮眼的光芒。
即刻公考解析三: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传颂至今,让我们深深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正是这些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凝聚成中华之魂。而如今一位位民族英雄在舆论的声音中“二次阵亡”,这着实令人痛心,所以我认为历史不允许“想当然”,英雄更不应被抹黑。
在对于英雄形象本身的恶搞、扭曲甚至诋毁中,受到伤害的是这些英雄及其后人,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更是我们中国的脊梁。我们的英雄当年曾用自己的献血乃至性命去开疆辟土,林则徐虎门销烟、邱少云烈火烧身、董存瑞舍生取义甚至还有太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英雄们。今天也许他们不在了,但他们的子孙或者战友还在,记得他们的人还在,以他们为榜样的人也还在。
第一,这些抹黑的言论既是对英雄的不尊重,也是扎在我们这群铭记着英雄们的人心头的利刃。这让我们从情感上就无法接受。更可怕的是,在我们都为之寒心后,谁在将来还愿意去做“招黑”的英雄呢?
第二,有些人打着所谓“理性分析”旗号,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过度化解读,否定事实。但这种言论尤其在今天网络时代的放大作用中更会混淆视听,让大众们难以辨别真假,最终让我们与真相背道而驰。
第三,否定英雄否定历史,最终磨灭的是我们的精神与信仰。所谓“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上世纪90年代,苏联就曾出现过疯狂解构和扭曲英雄形象的歪风邪气。昔日的战斗英雄逐个倒下,国民信仰纷纷坍塌,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诱因。英雄主义精神中凝聚着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脊梁。而现在的污蔑尤其对于英雄认知尚处空白状态的青少年来说,更加阻碍青少年形成对英雄的敬仰感和神圣感。进而对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造成极大破坏。
是因为英雄人物的事迹发生比较久远超越了现实条件下的个人认知和想象,因而带有某些“传奇性”,与此同时我们许多人对于英雄的了解仅限于一个模糊不清的故事情节,这就给部分人杜撰事迹留下了可发挥的空间。当然,也离不开网络的从众心理与娱乐心理。也从侧面反映了法律的缺失,正因为抹黑英雄无需担责,才使得网上肆意发表言论的情况出现。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为英雄正名,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首先,还原历史真相。有关部门要抓紧抢救与英雄有关的活资料,比如一些照片、文字或者是见证者的口述。进行全面的收集和保管,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保存,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英雄与那些传奇的故事。
其次,在整个社会形成正能量的风气。一方面,靠主流媒体发力,替英雄们讲述当年血与火的真相,利用报纸、互联网平台等多渠道,专栏、宣传片、历史节目等多种形式回击抹黑英雄的种种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将英雄教育进入校园进入课堂,除了课本的英雄故事之外,还可以用走进英雄纪念馆、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英雄。
最后,发挥政府力量,一方面必须及时的清除网络上一些不良舆论信息,采取技术手段对于造谣诽谤的信息发布者进行禁封,避免这种诋毁英雄人物的言论影响扩大化;另一方面继续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大对于散布谣言和造谣诽谤者的处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支持英雄后人起诉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英雄人物的形象。
我相信,英雄的火种必将源远流长。
文 | 即刻公考糖蒜老师
图、编辑 | 一手艺术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