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新人结婚注重革命婚史
婚姻大事听组织安排
结婚要打申请
领证需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
结婚宴席
婚礼由“组织”操办
来宾为单位职工
看起来更像是单位联欢会
结婚非常简单,条件好的
摆上一桌酒
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
就算结婚
结婚三大件
50年代结婚三大件
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
50年代结婚基本上不用准备什么
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儿
就完事了
50年代的结婚证
▼
60年代
非常低调的婚礼
解放后,《婚姻法》颁布实施
包办婚姻逐渐成为历史
单身的男女们开始了自由恋爱
结婚三大件
60年代的婚礼
非常低调,嫁妆是奢侈品
结婚三大件
大木床、大木桌、大衣柜
结婚得凑够“36条腿”或“72条腿”
绝大多数人结婚都是以“36条腿”为主
虽然赶上困难时期
但结婚开始有点讲究
家里条件好的找个木匠给婚房
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
椅子等木制家具
更多的是
只有几床铺盖陪嫁
如果家里有台电视机
那可就算得了个宝贝
每晚看电视
院子里都能站满人
60年代的结婚证
▼
70年代
相濡以沫的爱情
那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最重要的是
那时人们结婚是没有婚房这个概念
结婚三大件
七十年代丰县人对结婚
所需的东西略讲究一点
只要家境不错的人
都会准备“三转一响”
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国收音机
这样的配置不亚于现在的有车有房!
70年代的结婚证
▼
70年代的结婚照
80年代
自由恋爱之风
80年代自由恋爱之风
开始悄悄地在年轻人之间刮了起来
80年代红安人几代同堂
只要家里腾出一个房间做婚房
两个人就商量着结婚了
婚房一定得是喜庆之极
什么东西都要别上个大红花
哪怕一只鸡
结婚三大件
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曾经备受推崇的“三转一响”
“72条腿”开始悄然退位
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
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想一想现在电视机
都快沦为家居装饰品了
但那时候谁家有一台电视机
左邻右舍都是要挤过来美滋滋看呢~
作为女方的陪嫁
准备可以用上一辈子的床上用品
结婚宴席
对八十年代的人们来说
结婚是一辈子顶重大的事情
那时结婚,依然保持着简朴的风俗
新人穿着自己新买的衣服
胸前贴着大红花,邀请亲朋好友
热热闹闹地摆上几桌就可以了
80年代的结婚证
▼
虽然已有彩色照片,
但是能够拍上的,还是寥寥无几。
90年代
大胆的拥抱和亲吻
90年代正是经济腾飞时
人们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自由恋爱之火熊熊燃烧
在选对象时
不仅看人的相貌身高这些外在条件
物质条件也成为人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90年代初
小年轻的婚房大多还是单位分房
结婚三大件
90年代结婚的人
日子好了起来
婚礼也是风风光光的
结婚的三大件变成了
彩电、空调、影碟机
特别是空调,因为制冷制热的缘故
成为不少新婚人群的首选
当时家里有一台摩托车
可了不得啦~
▼
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会
自动把录像机也加入三大件中
如果听到谁家突然
天天传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声
八成是刚结婚的
结婚宴席
90年代的婚礼开始讲究排场
于是,婚纱照、花车、礼服、酒宴
逐渐成为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元素
还多了一个新兴的婚庆行业
全方面操心着你婚姻的全过程
90年代的结婚证
▼
90年代的结婚照
如今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
从恋爱到结婚
就像取经一般
要勇闯重重关卡
有时候也会羡慕
我们的父辈、祖辈的爱情
如此的简单纯粹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小编希望,未来的你们
都能在这座100万人的城市
遇到那个共度一生的人!
△以上部分内容、图文来自网络
3.客服
4.编导
5.后期制作
6.平面设计
7.人事行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