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根据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来判定恒星的运动。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菲佐根据多普勒效应提出了移动光源的光谱特性: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简称“红移”,代表光源在远离;而光谱线向紫端移动简称“紫移”,代表光源在靠近。20年后,天文学家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发现,许多恒星的同一条谱线的位置并不相同,是因为它们在运动。
英国天文学家哈金斯1868年首先测出天狼星在远离我们。美国天文学家基勒在1890年测出大角星在接近我们时的速度是6千米/秒,现在更正为5千米/秒。通过观测恒星的自转可以求得恒星的切向速度。
太阳是颗普通的恒星,体积中等大小,愈靠近中心温度愈高。表面温度约6000开,到了日核处,温度则在1500万~2000万开以上。我们能观测到的90%的恒星都和太阳差不多,我们将这类恒星称为“主序星”。
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在1783年对当时几颗有自转的恒星运动进行测定时,发现它们有一致的倾向。他认为这是太阳在空间运动的表现,并指出太阳的运动有目标性,目标是武仙座。天文学家进行大量的观测后,指出太阳运动的目标是在天琴座,而天琴座在武仙座旁边。在赫歇耳当年确定的位置的附近,太阳运动速度约为20千米/秒。
我们所说的恒星的温度是指恒星的表面温度。恒星的温度各不相同,尽管大部分的恒星和太阳差不多。有的高达几万度,有的表面温度只有2500开左右。质量比太阳小的恒星表面温度要比太阳小,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表面温度要比太阳高,可达10000开~20000开。最高的恒星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80000开。
在恒星的世界中,恒星一般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很少有像太阳这样单个的恒星。把天文望远镜对准星空,可看到许多彼此靠得很近的恒星,这就是双星。有的恒星之间还存在吸引力,经过仔细观察,在双星中,可看出有的恒星在围绕另一颗恒星运行,故称为“物理双星”。还有一种光学双星,看上去很靠近,其实相距遥远。
双星的质量通过观测和研究,可以很容易推算出来,单个恒星的质量却很不容易求出。根据双星的运动情况,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可以求出双星的质量,然后通过对比的方法估算出单个恒星的质量。
通常把三四颗以上直到一二十颗星聚集在起的叫作聚星。原来我们一直认为半人马座a星离我们很近,后来发现它是三合星,比邻星是其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在太空的分布除了单个恒星、各种双星和聚星外,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它们喜欢“群居”。星团就是许多聚集在一起的恒星集团。
公司介绍
山西科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科技传媒集团,成立于2021年3月,主要以组织科学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科普宣传服务、企业形象策划、科普文化艺术咨询、文艺创作、营业性演出为主。公司拥有“科学加油站”表演团队,开展“快乐科普校园行”品牌活动,同时负责组织“科学之声”合唱团、山西科普艺术团各项活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运用科学表演的形式推广科普知识,为大众提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科学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理念。
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下玩转科学、学嗨艺术,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科学+艺术课程包括科学实验、科学表演、让我们一起玩转科学、学嗨艺术!
—END—
责 编 | 王大可 编 审 | 冰 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